站在青山嘴水库观景台边远眺,青山明媚、绿水延绵,天光云影共徘徊;漫步在大坝上,白鹭起舞,人水亲和,处处皆风景……由山至湖,从坝前到湿地,一幅幅美丽画卷串联成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成为青山嘴水库生态文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绿色发展 写在绿水青山间
近年来,楚雄州青山嘴水库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传统的水利工程向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转变,促进水库功能发挥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库安全、水达标、生态好、环境美、人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绿美水库、绿美楚雄建设。
通过有效的管护,扎实的措施,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抓好生态保护,青山嘴水库保水保林保生态取得重大成效。创新开展的科学调蓄、环境治理、湿地净化、投放菌剂、以鱼控藻、生态修复六大措施,水质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坝前水体水质有5个月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其余月份均为Ⅲ类标准。另外,通过对水库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库区森林保护和修复,林草覆盖率从建设初期的55.4%提升到93%。库区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成为楚雄城区天然的大氧吧。
实践基地 学在绿水青山间
3月22日,“云南省高等院校德育研究会青山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在青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揭牌。

实践教学基地由云南省高等院校德育研究会和楚雄州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共商共建。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弘扬水文化精神,充分发挥青山嘴水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探索“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高校”的教育实践新模式,为全省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更富内涵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案例。
楚雄州青山嘴水库管理局把课堂搬到了绿水青山间,让绿水青山成为“行走的教室”,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各层次、全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入脑入心,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搭建交流平台,确保青山湖的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景更美,不断擦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底色,为楚雄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堡垒 筑在绿水青山间
守护青山嘴水库,一支“保水护林先锋”常年奋战在43000亩的林地、7平方公里的水域中,他们头戴红帽、臂挂红袖标、身穿红马甲,上面有醒目的“青山湖先锋”字样,他们在保水护林保生态一线,用“先锋红”守护“生态绿”;在为民服务中,他们依托党员联系群众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在党旗引领之下,全局党员冲锋在前、争当表率,发挥模范作用,贡献“先锋”力量,“青山湖先锋”的光芒闪耀在库区的各个角落;他们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坚守着一线“保水护林人”的初心使命。
楚雄州青山嘴水库管理局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政治保障,聚焦群众发展所需、生活所盼,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了“党建+党风廉政+作风建设+水库运管”的“四面融合”党建模式,努力营造“党组+机关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四级联动”政治氛围,全面形成“党组统一决策——党组书记牵头——班子成员领办——科室所承办”的“四步推进”工作机制,提高站位组织推动,明确责任形成联动,完善制度有序驱动,筑牢了青山湖安全“红色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