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风景资源评价
1. 水文景观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依托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而成,青山嘴水库工程地处云南省滇中腹地,位于楚雄州楚雄市境内,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干流上,是一项集防洪、灌溉、城市工业供水功能于一体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08亿m3,坝址处控制径流面积1228km2。2016年12月获批云南省级水利风景区。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水文资源丰富,主要类型有湖面、水湾、河道和湿地多种水文景观:
高原平湖:蓄龙川清流,筑大坝平湖,景区面积44 km2,其中水面面积7 km2,万亩浩瀚的水面,水质良好,水量充沛。

青山湖高原平湖实景图
龙川江:龙川江水一线西来,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57亿立方米,水量充沛。龙川江在大坝处洄旋,碧波荡漾,波光潋滟。

坝上的龙川江
水湾:景区有多处水湾,其中东侧环湖面形成多个水湾群,水湾缓坡,坪面宽广,视野开阔,既可眺翠微山色,又可在草地上或卧憩,或嬉戏;南侧用地中段有一大面积水湾。

日落时分的景区水湾
百亩湿地:青山嘴水库库尾樊家大桥至徐家湾村段,建设有400多亩的人工湿地,设有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环湖特色生态过渡区、湿地迷宫栈桥以及湿地植物展示区。

人工湿地实景图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水文景观数量多样,自评分为5分;景观规模大,自评分5分,景观观赏性强,自评分9分,水文景观总自评分为19分。
2. 地文景观
(1)地质构造典型度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会基关双柏穹隆褶皱区内,西部与南华扭动褶皱区相连,构造线方向呈NW~NNW向。主要褶皱构造有会基关穹隆、楚雄向斜;主要断裂构造有龙川江断层、F23断层、高家村断层、王家村断层、沙桥断层。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中生界白垩系(K)、侏罗系(J)和三叠系(T)地层。区域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的地质构造较为典型,自评分为4分。
(2)地形地貌观赏性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岛屿、山峰、峡谷、草甸、梯田景观五大类:

青山湖山峰、岛屿实景图
湖心岛:四面环水,人迹罕至,环境宁静,自然生态优美、地形地貌独特。湖心岛四周烟波浩渺,鸟语花香,清风拂面,鱼戏轻舟,仿佛人在蓬莱仙境,尽享神仙之乐。
山峰:景区内湖外地形起伏,形成错落有致的山体,地文景观因此呈现出多样性。走进青山湖景区,满眼山涛林浪,森林以古老与生机并驻,古木参天,花草盖地,杜鹃烂漫有致,林间树木千姿百态,云南松、华山松、栎木,树上长树,古藤盘绕,令人目不暇接。
高山峡谷(峡谷):青山湖有数十处峡谷,从南华毛板桥到青山嘴大坝之间的峡谷里,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两岸多呈自然式延伸入水状,随意点缀些许或高或低、或倚或侧、或断或续的石矶、石坎。临水坡岸密植宿根花卉和水生,湿生植物,野趣盎然。

景区高山峡谷
碧草连天(草甸):山顶千亩草甸,四周层层密林。阳光明媚时,戏耍草甸上无比畅快。这里空气清新,环境清幽,是不可多得的一方净土。

青山湖高山草甸
梯田:背靠西部、南部水湾的山坡上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水稻陆续成熟,透露着丰收的气息,如同一排排海浪,顺着山坡起伏弯曲,一层层由地处伸到高处,由谷底爬到峰顶,让目光变成一道道往返收放的活动标尺,在俯瞰和鸟瞰间,丈量它的巨大和辽阔;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慢慢云海的俯视下,构成了神奇壮观的景观。

景区冬季梯田景观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地形地貌多样,观赏性强,自评分为5分。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地文景观总自评分为9分。
3. 天象景观
种类
景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有多彩的天象景观,常见的天象景观有:日出、云雾、晚霞、夕阳、彩虹与星空等,此外雨天,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其中比较有特色、观赏性强的景观有以下几种:
平湖落日:观满天祥云卷雾舒,赏高原平湖落日圆。落日余辉抹在湖四周山坡上,层林尽染而色彩各异。湖中倒影婆娑,岸上森幽清爽,欲比漓江之胜。更兼余霞飞处白鹭归,清风吹去枫叶摇。


青山夕照实景照
云雾:湖面仙雾升腾,四周峰峦隐显。薄雾如冉冉升起的袅袅轻纱,飘逸曼妙,云雾中的青山湖宛如披上神秘面纱的少女,更加朦胧妖娆而又迷人。山水云雾组合出一幅水墨意境图。


云雾实景照
青山湖景区天象景观有2种以上,自评分2分;景区气候温和、风景宜人、景象万千,四季皆景天象景观典型性强,审美价值高,自评分3分,天象景观自评分合计5分。
4. 生物景观
自然生态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十分重视景区的自然生态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山水林田草共同构成良好的生态美景,自然生态完整度高。
景区自然生态自评分3分。
动植物珍稀度
景区内植被种类丰富,林草覆盖率达92.5%以上,生态环境保护完好。草本植物主要有扭黄茅、小管草、马尾草等杂草;木本植物主要有百年黄鹂茶树、槐树等古树,有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树、水杉、攀枝花苏铁、篦齿苏铁、元江苏铁、柏乐树等31种。绿化植物乔木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山玉兰、香叶树、白楠、滇瑞香滇山茶、滇榄仁、滇杨、云南柳等,灌木主要以缅桂花、小叶女贞、黄杨、南天竹、紫薇、枸骨、凤尾兰、石楠等为主。此外,还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区内植被覆盖率高,负氧离子浓度高,是健康养生佳境。
景区国家级野生动物有穿山甲、黑颈长尾稚、蟒、猕猴、水獭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风头鹰、松雀鹰、普通鵟、鹊鹞、红隼、白腹锦鸡、小鸦鹃、雕鸮和短耳鸮等。另有苍鹭、白鹭、绿翅鸭、风头鹰、红嘴鸥、点斑林鸽、蓝喉太阳鸟、果子狸、云南兔等多种野生动物出没此地。

景区珍稀生物资源图
景区的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国家级保护物种超过2种,珍稀动植物资源多样,自评分2分。
观赏性
景区内有樱花园、森林草地资源丰富景观典型性强、以及植物种类丰富的青山湖水库微缩公园、湿地公园,观赏价值高景区生物资源观赏性较高,自评分4分。
景区生物景观自评分总分为9分。
5. 工程景观
(1)主体工程规模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依托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而成,青山嘴水库工程位于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干流上,是一项集防洪、灌溉、城市工业供水功能于一体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08亿m3,坝址处控制径流面积1228km2,景观自评得分为4分。

青山嘴水库枢纽工程全景实景图
(2)建筑艺术效果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主体工程均采用彝族风格建筑,仿古园林设计,工程景观美观协调,和风景区相互辉映,工程艺术效果好。
青山嘴水库枢纽工程是涉水景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置巧妙,在“青山嘴”左侧河道上布置了主坝,右侧山体鞍部布置了副坝、溢洪道,下部布置了导流泄洪道、输水隧洞,上部布置了管理房,建筑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灵巧秀美(见上图)。
坝下“青山湖全景微缩公园”布设有亭、台、楼、阁、桥、廊和喷泉;公园内种植有玉兰、含笑、樱花等观赏花木,下层衬以绣球、火棘及宿根花卉,繁花锦簇,倒影成趣;公园采用库区轮廓作为水景观,构造出青山湖微缩全景,并融入彝族文化,美观协调。
建筑艺术效果自评得分为7分。

“鹰嘴形”景区观景平台

输水隧洞启闭机房景观图

泄洪隧洞启闭机房景观图

青山湖微缩全景
(3)工程代表性
青山嘴水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扶贫工程,工程建设技术先进,质量优良。工程共采用10个大项32个子项的建筑行业新技术,其中自创技术15项。工程质量被云南省水利水电建筑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核定为优良,达到全国同类型工程的领先水平。工程先后荣获云南省优质工程一等奖、云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并于2017年11月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第二批),这是迄今为止云南省水利工程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工程,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工程代表性强,自评得分为3分。
景区工程景观自评总分为14分。
6. 人文景观
(1)历史遗迹纪念物
青山嘴水库库区曾运行着两台中国最早的水能发电机,距今有100多年历史。
青山嘴水库位于龙川江干流上,建库前库区内有一座石门冲引水电站,这座电站的两台发电机,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生产的。西门子公司将水能发电机组作为礼物送给慈禧太后,最先安放在北京的颐和园内,后因种种原因,其中的两台用在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电站,两台机组至今已正常运行100多年,石龙坝水电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两台安放在青山嘴水库库区的石门冲大沟的引水电站,至青山嘴水库建设前,两台机组未发生过任何大的故障,但由于水库建设而不得不拆除两台发电机组。
位于库区1号湿地旁,是幢两层的楼阁式建筑,原为供奉道教斗姆神而建,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考证。斗姆神,是道教信奉的女神,根据《道藏》所谈,她是北斗众星的母亲,“斗”是她的“魄”,“水”是她的“精”,号为“斗母元君”。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斗阁遗址遗迹图
景区历史遗迹纪念物价值较高,自评分为3分。
(2)重要历史人物事件
楚雄市西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落于西山北麓原高顶寺旧址,整个革命设施铭记了边纵八支队,陈海、王金英烈士,红军长征过楚雄,抗日战争等党史人物事件的光荣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八支队是一支英雄的革命队伍,1949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由滇西人民自卫团改编而成。八支队革命活动足迹遍及滇西16县,胜利领导了滇西地区的革命斗争,并与边纵七支队密切配合,对策应滇东南的武装斗争,截断国民党企图西逃之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全歼云南残敌,解放云南全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海(1923—1950年)原名陈月开,汉族,广西苍梧县人,生于越南海防市。他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成为运动重要的组织者。1949年8月,任滇西人民自卫团总部机关总支书记。云南解放后,陈海任滇西地委候补委员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暂编总队政治委员。1950年1月25日,任中共楚雄第一任县委委员兼楚雄县长。5月,楚雄三街土匪暴动,壮烈牺牲。

楚雄西山革命纪念碑

楚雄第一任县长陈海塑像
王金英烈士,原名王镜秋,女,汉族,昆明高山铺人。1943年在私立教会学校天南中学念书,1946年考入云大附中高中念书,1947年9月当选为云大附中学生自治会总务部长。学生时代的王金英,积极接受革命进步思想,参加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在护校、人权保障、反迫害、“反美扶日”等运动中与国民党反动派顽强斗争。
1955年4月,中共楚雄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三街为陈海、王金英等烈士们修建了烈士陵园。
景区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影响大,自评分为2分。
(3)民俗风情
楚雄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绚烂多姿。彝族是楚雄州的主体民族,楚雄州是全省乃至全国彝族文化资源的富矿。数千年历史长河造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使其具有类型多、数量大、组合优、品位高的特征。彝州66万多彝族同胞,多达13个支系,世代传承下来的民居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民族体育文化、毕摩文化、婚丧文化、民族民间技艺、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学艺术等,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彝族十月太阳历结构科学、测量精确、形式简明、使用方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创世史诗《梅葛》、《查姆》是彝族文化的瑰宝。这里流传着《鹰的传说》、《格兹天神》、《三女找太阳》、《咪依噜》、《包头王》等神话传说,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对幸福、光明的不懈追求。彝族最早的医药书《彝药志》成书年代甚至比《本草纲目》还要早,彝医药是中华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传统民居建筑闪片房、垛木房、土掌房独特实用。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达33多种,刺绣精美,用色自然、对比强烈、简洁明快,多用黑、红、黄色。彝族能歌善舞,节日众多,绚丽多彩。
咪依噜
咪依噜是彝族崇拜的女神,传说她是一个美丽善良、坚贞不屈的彝族少女。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是楚雄市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马樱花节,相传红艳艳的马樱花是彝家姑娘“咪依噜”为反抗土司暴行,为民除害,最后以身殉难,她的鲜血染红了马缨花。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的彝家姑娘,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都要过马樱花节(插花节)。马樱花节这一天,人们采来马樱花插在自家的门上,接回出嫁的姑娘,请来族内的长老,杀猪宰羊。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唱丰收歌,对“采花调”,通宵达旦。青年小伙子们还要采来艳丽的马樱花给自己的心上人戴上。向姑娘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同时也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马缨花节庆
十月太阳历
5000多年前的彝族先民,发明了堪与玛雅文化相媲美的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较早且最精准的历法之一。十月太阳历渊源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在“十杆测影法”的启示下,融合我国传统的圭表和地平日晷系统,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太阳的周日和周年视运动。利用其中地平日晷晷针日影的投向和影端位置即可得出当日所处节令和当地当天地方真太阳时。

彝族十月太阳历
彝药医书
彝族先民智慧结晶-彝药医书《奇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彝族百科全书《毕摩经》和传统彝医药文献《明代彝医书》更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火把节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节”是全州最隆重、最盛大和最富有民族特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举行,为期三天。届时民间点燃火把、驱邪避祟、祭祀占卜、祈祷祝福,州府鹿城举办大型庆典和歌舞、文体、商贸活动,盛况空前。夜晚,人们燃起熊熊簧火,不分男女老少,手拉手、肩并肩、围成圈,弹起月琴三弦,吹起竹笛芦笙,唱起火火的歌谣,载歌载舞,尽情投入,“阿哥跳烂千层底,阿妹跺烂绣花鞋”,乐此不疲,通宵达旦。

楚雄州火把节
左脚舞
彝族的打跳俗称“跳脚”、“跌脚”、“跳左脚”、“三跺脚”,舞步热烈粗犷、奔放豪迈、整齐欢快、节奏鲜明,歌声高亢明亮、质朴淳厚、真诚直率、大胆泼辣、优美动听,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体现了彝族作为“火的民族”的热情、大方、淳朴、豪爽、好客、团结、和谐。左脚舞是彝族的传统舞蹈。左脚舞产生于2000多年前,传承千年经久不衰,是彝族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彝族舞种,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是民族传统盛会“三月会”,届时,既是彝族歌舞的海洋,又是商贸活动的热浪。

楚雄州左脚舞
彝族赛装节
赛装节是传承了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魅力,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脚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彝族赛装节
茶花文化旅游节
楚雄是云南山茶花和山茶科植物的主要原生地之一,是现存人工栽培的云南山茶花古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茶花资源,百年以上的茶花古树超过千株。楚雄是云南山茶花主要原生地之一,人工栽培茶花有800多年的历史。茶花是世界名花,也是楚雄市的市花。楚雄各族人民热爱茶花,用茶花美化环境、美化生活,把茶花视为祭天、敬神、祭祖的神花;佛教更把茶花尊为神圣的曼陀罗花;文人雅士喜爱茶花经霜傲雪、引领万花的卓然品质,诗文咏颂不绝。多年来,楚雄市把山茶花与本地彝族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融入了楚雄各族人民的生活、文化、物质、精神的各个层面,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情结的茶花文化。

楚雄州茶花文化旅游节
景区民俗风情独特,特色鲜明,自评得分为3分。
(4)建筑风貌
景区大坝管理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导流泄洪隧洞闸室、输水隧洞闸室均采用彝族风格建筑设计,并兼具仿古园林艺术效果,造型古朴,实用美观,艺术观赏性强。
景区建筑风貌特色鲜明,自评得分为3分。

具有彝族建筑风格的输水隧洞启闭机房景观图

具有彝族建筑风格的泄洪隧洞启闭机房景观图

具有彝族建筑风格的景区大坝管理中心

景区游客休憩长廊

景区观赏休憩亭
(5)文化科普设施
彝族是一个崇火敬水的典型民族,彝族自古创制并传承着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的水文化。彝族水文化,源于一系列水事活动的实践中,是以水为载体的自我创造和发展的一系列水信仰、水技术、水制度。
景区内有水利科普馆、湿地科普馆,文化品位高,科学价值高,科普教育效果好。
景区文化科普设施自评得分为2分。
景区人文景观总体得分为13分。

水利科普馆馆内照

生态湿地科普全景照
7. 风景资源组合
周边资源组合
青山湖周边资源丰富,有着无法复制的生态美景和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龙川江水一线西来,犹如一条巨龙在大坝处洄旋,碧波荡漾,波光潋滟。周边有大面积的森林草甸、平坝梯田风光。远处可见紫溪山、情人谷、哀牢山、西山。特色民居庭院、彝族村落依山而居。历史上的红色文化、彝族水文化等文化遗存也沉淀于此,彝族的火把节、赛装节、咪依噜、彝族传统仪式带来别样的风情感受,给秀美绝佳、湖光山色的青山湖赋予了生命色彩。青山湖水利风景区主打生态水利观光、彝族水文化体验和健康山地运动,与周边的彝人古镇和紫溪山森林公园在功能上形成了很好的良好互补关系。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图
内部各景点串联组合
景区内部景观资源类型多样,在品质优良的同时,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旅游资源评定所规定的八大主类旅游资源中,青山湖就占据了七种。
青山湖水利景观的形成是由于大坝拦截龙川江而形成的高原平湖水工程景观,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是云南省水利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工程。自然景点如高原平湖、水墨飞雾、水韵芳洲、神龟岛、湖心岛等具备较强的个性特征。青山湖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将景区内部自然风景资源、工程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各个分区既有主题特色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互有联系,风景资源组合度较高。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内部景点布局图
青山湖景区风景资源丰富,与周边各景点相互衔接,联动性好,内部各景点间布局科学,便于参观,景区风景资源空间分布自评分2分,组合效果自评分为3分,风景资源组合自评分5分。
青山湖水利风景区风景资源评价总得分为74分。